主持人简介(转载):
朱健刚,1972年出生,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2006中国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组委副主任。主要研究城乡社区、民间组织和集体行动。曾先后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复旦大学法学硕士,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交换研究生,2002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主修社会与文化人类学。2004年2月至今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兼中国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员。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兼任中山大学广东发展研究院公民社会中心主任。2005年3月至今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特约研究员。每周做公民社会论坛,也为很多中小型NGO获取运作基金等。
主持人印象:时常面带微笑、精力充沛、幽默、能控制场面,出现偏离正题的发言时能及时作出引导(我觉得这是作为主持人最了不起的本领)。
主持人妙语: 1、“迟到是永远不需要解释理由的,只不过你会错失很多机会。” 2、“谦虚是一种美德,但在筹款的时候不是!” 3、在一位参与者谈到自己的组织还没有注册时,朱教授安慰道:“不怕,我想在这里你并不孤独。”引来全场会意的大笑。 4、“不用鼓掌,不用鼓掌,说得不好的才鼓掌鼓励一下,讲得好的就直接等他下来。”结果接下来大家都不敢使劲鼓掌了——感情谁鼓掌谁就等于得罪人啊。^_^。
参与者(不是“你讲我听”的听众,而是不存在高下之分的参与者)印象: 1、问题很到位,不会说多余的话,更加不会说百分百正确的废话! 2、不少朋友可以用英文直接与美中顾问委员会的嘉宾交流,不用像我一样要依赖主持人的同声翻译。英语对一个人质的提高实在太重要了,这是我近期最大的感慨。 3、环保成了很多参与者的一种自觉的意识。各组讲解自己的项目时,要用很大一块白纸写字,分别夹在白板上,组员在进行下一轮讲解时,会要求把用过的白纸取下来,翻转再用——细节体现文化。 4、强调平等、分享、参与的志愿者精神。在分组讨论时,我拿起DV拍摄(想拿回麦田当教材),同组的组员并不因为我是新面孔就自顾自地说,而是马上提醒我参加小组讨论,主持人也过来表示:拍摄可能会影响讨论的自由度。水瓶后来也和我说:“阐述各组项目时,轮到我上去讲话,我很紧张,不过因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精神,令我觉得很放松,就很勇敢地放开了上去。如果读书时老师是这样,我的成绩一定很好……”(我看不一定啊哈^_^。) 5、参与者来自NGO的各个领域:消除麻风歧视(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环保(自然之友、和我同组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国际关系官阿布先生)、民生(来自政协界的朋友)、劳工权益促进和劳资关系(深圳志强信息咨询服务部)、关怀性工作者(名字我忘了,性质和香港的紫藤类似)、扶贫(来自江门)、助学(麦田计划佛山分社:水瓶和梗)…… 6、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参与者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3:13,可见女性在NGO中的份量。这就是第三部门与政府、企业的不同。
办公室文化: 1、有一面文化墙(名为《杂草地》),贴有活动海报、朋友留言、其他NGO组织寄来的心意卡(有我们佛山分社的哦)等,还有一个客户联系本(出于礼貌我没有擅自翻阅)。佛山分社也准备搞留言板。 2、会客休息区(估计是)的墙上,贴着一句标语:“脚踏实地,做不可能之事。”这大概是《民间》同仁的理念。这句话似乎还有前半句:“心怀理想”。 3、室内贴有很多其他NGO的宣传海报,如著名的“贸易要公平”、“从华尔街到爱滋村”等。 4、微波炉(没想到办公室也有这个东东^_^。)上有个小陶罐(旁边的小猪钱罐是灯塔计划义工赠送的),贴着一张纸条,上书“办公室防饥馑基金”,用处待考,有趣! 5、有一个架子专门供各个NGO组织放自己的宣传单、小册子等,我和水瓶也把咱们麦田的三折页放了一叠进去,顺便“偷”了一些别人的回来,嘿嘿。另外就是各期《民间》杂志的展示,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出合刊,翘首以待啊,抹抹口水先…… 6、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公民图书馆”,就是办公室里的好几个书架,估计藏书有600本左右,都是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等方面的书籍,宝藏啊!
最后引用主持人两篇作品中的文字作为结尾:
“不是培训,是创造气氛。” “有时候坐在茶会里,你不经意地抬头一望,发现一双专注的眼神,你会心一笑,你知道:这是你喜欢来的地方,他或许会走上我们同样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