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梅是一个90后的姑娘,她的父亲唐华原本是一名瓦匠。
二十多年前在工作时不慎摔伤,高位截瘫。
自此,父亲生活不能自理,她的母亲离开了他们,不久奶奶也离世了,那时唐红梅还不满十岁,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如今的唐红梅结婚生子,家庭和睦,丈夫孝敬老人,女儿活泼懂事,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买了自己的汽车,把生活过得十分舒心。
唐华的小超市开了有十年,村民来购物都是自己拿东西、自助找钱,每日平淡安稳。
在她和父亲唐华的身上,有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透彻的生活哲学。
纵使一路艰难,也心怀乐观
“生活总是越过越好的”,唐华平静自然地说道,简单的一句话引人思索。他身材清瘦,眼神却透亮而坚定,面对生活的不公,积极乐观显得那么不易。
我不禁想起西贝的一句诗,“风虽大,都绕过我灵魂”,生活的大风大浪无法磨灭他对未来的期待,他始终坚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不向挫折低头。
从他的眼中,我看见大彻大悟的光芒。在红梅看来,过去的苦难都不算什么,人要向前看。或许是女儿给了唐华希望,又或许是唐华的乐观影响着红梅,他们从不流露对生活的抱怨, 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变好。
从女儿到母亲的角色转变,不变的是家庭责任责任感
唐红梅把照顾父亲当作是理所当然的责任。
二十年如一日,她六点钟起床帮助父亲洗漱吃饭,然后赶去上班;中午在食堂带两份饭回家,与父亲一起吃午饭;晚上下班后便赶回家来做一家人的晚饭。
照顾父亲的一日三餐,红梅从无怨言。刚工作时,她每天要骑车四十分钟去工厂,晚上时常加班到深夜,在我们看来,回家路上难免害怕,她却浅浅地微笑,只说“还好吧”,在她眼里这似乎不算什么难事。如今单位离家很近,唐红梅精确地知道,从家到单位的车程为12分钟,照顾父亲方便了很多。
没有经历过困难的生活,便觉得小小的逆境就像是人生的大地震,而熬过苦难日子的人们只会微笑着谈起过往,仿佛在诉说些不足为道的小事。
汗水和泪水都成为生命的气韵,让人学会坚强,那些感到绝望的时刻会慢慢被淡忘,留下的只有对那段经历的模糊记忆。
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是重要到可以铭记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担当和成熟,是一个青年向世界宣告成年的开始。
唐红梅的第一份工资是19岁那年的800元,虽然不多,但却是辛劳工作挣来的,她终于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如今回想起仍难掩喜悦。
工作让人脱胎换骨,尽管红梅小小年纪就肩负家庭重任,但这第一份工资让她更成熟地面对责任与担当,更有信心面对未知的一切。
当谈起做母亲的感受,红梅的第一反应就是责任重大,不仅要照顾生活起居,还要教育好孩子。如今小朋友已经六岁了,活泼可爱,平时乖巧懂事,常帮妈妈做家务。
女儿是她生命里的珍宝,为了不缺席孩子成长的每个瞬间,她放弃全职工作,陪伴女儿四年多。
孩子身上总寄托着父母的期望,宠爱而不溺爱的限度有时难以把握,唐红梅言传身教,她希望女儿孝顺、有礼貌,长大后好好学习,这些期望正是她日日在生活细节中教导女儿的。
这份家庭责任感让唐红梅不仅成为了一个称职的女儿,也是一个成功的母亲。
纵新时代青年,
勇于肩负社会责任感
唐华把生活看得很明白,在他看来,人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荣华富贵固然有向往,那是上进的,但千万不要盲目追求。
年轻人容易不甘平庸,又好高骛远,难以脚踏实地做事,往往心气浮躁,而难有一番作为。认清自我,也是一种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在唐红梅身上,我们看到许多90后缺失的社会责任感。90后总被扣上自私自利的帽子,红梅觉得,这与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如果父母提供了优渥的物质环境,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子女便很容易贪图玩乐,丧失上进心,缺乏责任与担当。
责任感与年龄无关,艰难的生活磨砺人的心智,让人学会担当。孝顺与否无关金钱,唐红梅觉得孝心在于尊重和陪伴,最可贵也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重,“如果离家在外,就常回家看看”,陪伴才是言说孝意最恰当的方式。
如今的大学生中,不乏热心功利者,为了一纸荣誉而做足表面功夫,只关心自己能得到什么,还标榜自己为明智,实则缺失社会责任感却毫不自知。
唐红梅先后获得“中国好人”、“感动镇江十大人物”、“扬中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可面对众多高级别荣誉,她从不炫耀,甚至不大放在心上。
她的孝心和责任感深入骨髓,流于血液,不显山不露水,只用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践行着新时代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 | 朱强
编辑 | 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