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11|回复: 6

[转帖]徐佳教育随笔(5)对于我们教育研究者的警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3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12月28日那天下午,受北京师范大学校友联谊会的《京师企业家》编辑部之托,我对于北师大99届中文系的一位校友进行了访谈。这次访谈给我很多感触,其中还有一些对于我们这些教育研究者的拷问。

这位杜可名学姐在美国密歇根创立了一个“传递爱心基金会”,主要就是帮助中国农村的孩子们,给她们捐赠书,学习用品,衣物等等,让孩子们自己具有一些生存的能力。她们的理念就是让孩子们明白,我们给你的帮助“Don’t pay it back to me, pay it forward !”(来源于一部电影 “pay it forward”)。她们的基金会虽然刚成立不久,规模很小,但是有一些特别之处:捐赠人的每一笔捐款的用途都被她们详细的列出,甚至是精确到一块橡皮,一个尺子的用途;她们对于每一个准备受捐助的孩子都要亲自去考察,做到尽量收集到真实而又全面的信息;她们基本上是从来不去打广告的,通过熟人的介绍,还通过她们自己每一步每一步踏实的去做,让人们从她们切实的行动中去感受。

当她说到,她们今后的重点会是“偏向于教育方面,希望让孩子们多接受好的教育”时,我很兴奋与激动,因为我忽然想到了我们院里老师在做的儿童基金会的“爱生学校”的项目。于是,我很自豪也很关切的对她说:“我们院里的老师正在做一个儿童基金会关于“爱生学校”的项目,主要是…… ”,我刚说了一点点,她的眼中就流露出来一种很气愤的表情,她跟我说:“我这次刚回国的时候,有一位儿童基金会的负责人找到了我,希望与我合作,他们希望给一所贫困的学校建立一个图书馆。”我当时就问他,你建立图书馆,图书馆的书是谁来选的,图书馆是交给谁来管的,都买了那些书,孩子们真正从中获益多少,他们会读其中的哪些书,你们这一些的问题都会知道吗?如果你们紧紧关心的就是建立了几所图书馆,建立了多少的学校等等这些冷冰冰的数字,那么我们根本没有合作的必要。所以说我很不喜欢和这些机构合作……”

听了她的一席话,我没有进行什么反驳,虽然我感觉她其中的一些话也有些偏颇。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做研究,我们经常是在一些数据之中寻找着一点点心里的安慰,不是吗?我们希望我们的数据能够符合我们的期望与心中的假设,我们不停地在录数据,不停地在spss 着,“沉沉的,我们抱着一堆堆问卷来,沉沉的,我们抱着一堆堆问卷回,留下了什么?”,孩子们的生活切实改变了吗?我们现在的生活,太“数量化”了,我们一味地追求数量上的卓越,却以漠视“质的提升”为代价,生活为何如此僵化?作为我们这些教育工作研究者,我希望我们始终要记得,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她们也要追求他们的生活,我们做的事是要真真切切改变他们的思想或是观念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辨清了“务实”与“务虚”的关系,“务虚”的事会为你赢得声誉,地位与权势等等,但是同样带来的是良心的谴责与叩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3 19:51:5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蓓莉的回复

徐佳:杜可名校友的质问和愤慨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你的关于行动与改变的反思亦很有价值。

作为教育研究者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研究,我认为“改变”是重要的目的:如果没有给在那些大山里的孩子们的生活与教育状况以改变,那么,我们的教育研究究竟为了什么?为写报告?为完成研究任务?

这样的改变由哪样的角色带来呢?当我们承担研究项目,当我们出现在云南、贵州的山乡,我们作为个人、作为教育研究者,都有哪些责任呢?

我认为我们不能忽略自己作为“个人”的角色。在云南Y县某中心小学,当我看到住宿学生们住在我全然无法想象的黑暗和脏乱的屋子里时(而据校长说那样的环境在当地还算好),我几近落泪——在我看来,孩子们住在那样的环境里几乎在失却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而那竟然是他/她们每天都要经历的生活。

作为教育研究者,我的职责是在报告中描述、评论和建议。

但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位母亲(我立刻就想到了我的女儿),我想在我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我还可以立即为改进这些孩子们做点什么。我捐了2800元,希望能给那里的28个孩子买上14张双层床,过有人的尊严的生活。这钱还不够,所幸当我与Y县负责教育的张副县长联系后,他即刻承诺从县上补足余款……

人的职责与工作者的职责发生矛盾之时,我们会如何选择呢?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的两难在拷问在世者的良知,在秃鹫虎视眈眈地盯着挣扎着去救济站的苏丹小女孩的荒野上,卡特捕捉到了这一让世人为之落泪的瞬间,他因此赢得美国普利策优秀新闻摄影奖。在那个时刻,他应当作为一个人去救助另一个人而失却作为摄影记者捕捉有价值的镜头吗?

对于工作者的角色而言,杜可名校友的质问和你的反思还在继续提问:我们是在完成任务、特别是数量化的任务,还是努力改变?即使我们努力改变,我们需要怎样的过程管理,才能实现这样的改变?!

但愿我们用人的情怀和专业的精神,不仅思考,而且践行。
发表于 2008-7-24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辨清了“务实”与“务虚”的关系,“务虚”的事会为你赢得声誉,地位与权势等等,但是同样带来的是良心的谴责与叩问![em17]

对于形式化的东西一直都好反感!!!

发表于 2008-7-24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em17][em17][em17]
发表于 2008-7-24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职责与工作者的职责发生矛盾之时,我们会如何选择呢?

但愿我们用人的情怀和专业的精神,不仅思考,而且践行。

思考学习中...

取向以人为本

                       

发表于 2008-7-27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的两难在拷问在世者的良知,在秃鹫虎视眈眈地盯着挣扎着去救济站的苏丹小女孩的荒野上,卡特捕捉到了这一让世人为之落泪的瞬间,他因此赢得美国普利策优秀新闻摄影奖。在那个时刻,他应当作为一个人去救助另一个人而失却作为摄影记者捕捉有价值的镜头吗?

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发表于 2008-7-2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凯文·卡特本人几乎从一开始便处于冲突的痛苦之中。他在抢拍完之后,实在不愿再看下去那个极端对立、极其冷酷的场面,于是,他把秃鹰轰走。

  作为记者,他捕捉苦难,身临故事现场,屡屡出入生死之境,遭受无数精神上的冲击和折磨。他心存道义,视他人苦痛为自己苦痛,就像听闻刘和珍遇害的鲁迅。当他无力改变这个世界也无力躲避精神煎熬的时候,他只有自杀。

  对于卡特这样的人,我一直致以深深的敬意。他们的可敬,我想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博爱,真诚的博爱。

截至http://baike.baidu.com/view/995363.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16 03:37 , Processed in 0.0654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