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过以我的见地能力跟水平还回答不了。正好最近几天一直在细读多背一公斤的博客http://1kg.blogbus.com/index.html,觉得以下这篇也很有意思。就顺手牵羊了一把。安猪千万不要看到啊,[em04][em04][em04] 愿景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未来的图景,一个关于组织未来的具体的、所有成员共同追求的、激动人心的图景。 如果愿景回答的是我们将要成为什么的问题,那么使命就是回答了我们做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而存在的问题。 多背一公斤从一开始就在思考自己的愿景和使命,但结果未如理想,原因有三: 第一,多背一公斤一直在演化,流程从单纯的传递到"传递-交流-分享",组织形式的选择从志愿组织到NGO再到社会企业,我们的认识一直在深化,但同时也让我们对自身愿景和使命的认识在变化。 第二,"多背一公斤"本身语义的双重性及成员自身定位的模糊。多背一公斤既是项目又是组织,作为公益项目的多背一公斤,参与者是旅游爱好者,而作为组织的多背一公斤,参与者是志愿管理者。当我们在思考组织的愿景和使命时,很容易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参与者去思考。 第三,缺乏对愿景和使命的公开对话。 我想,要回答多背一公斤的愿景及使命是什么,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 一个基本的争论是,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到底是活动参与者还是乡村学校? 如果把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为乡村学校的话,尽管符合大多数人的直觉,却无法解释多背一公斤的独特之处以及它的真正力量所在。事实上,从最初提出多背一公斤到现在,我们的参与理念都非常明确,那就是人人参与。 - 在04年4月项目的最初提出,尽管那时候的服务理念还只是停留在物质捐助层面,但参与理念已经非常明确:人人多背一公斤。
- 在05年5月,当时多背一公斤的理念和流程还在形成期,但这份总结已经明确了多背一公斤的组织定位以及主要服务对象。
- 在06年7月,我们更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核心世界观: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多背一公斤就是人人参与的公益活动,通过大众去服务弱势群体。这与其他组织的通过一个专业团队去服务弱势群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经过讨论,我们基本达成了共识:站在整个组织的角度,我们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活动参与者,间接服务对象是乡村学校。我们为参与者提供服务,让参与者体验到公益参与的快乐,并且通过他们的参与去服务更广大的乡村学校。 关于多背一公斤的愿景和使命,我们也在10月4日早上进行了分组讨论,各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的个人理解如下: 愿景:成为公益界的Google。(这个愿景明确、具体且激励人心,Google的创新性、简洁、易用性、甚至参与方式,都与多背一公斤非常一致)
使命:创造和传播简易有趣的公益活动,让人人都能享受到参与的乐趣,并聚合个体行动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其他小组和成员请补充自己的结论。关于愿景和使命的讨论目前才仅仅是开始,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思考,不用急着追求一个既定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