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如鱼似水 于 2017-11-30 16:22 编辑
由于工作及个人的一些原因,孩子们写的信今天才整理传给资助人,按照以往的习惯,在转发给资助人之前,会兴奋的粗略浏览一下信件内容,但是当看到最后的时候,有一封信,却让人有点难过,有点心疼,甚至于想,我们是不是错了? 我们总是偏执的认为我们的给予会让孩子们快乐,于是乎,我们没有问过孩子愿不愿意接受,“无私”的表达着我们的爱,吃、穿、用以及钱一股脑的堆到孩子们家,因为他们“贫穷”所以他们需要?麦田的宣传语一直都是“谢谢这些孩子给我们一个表达爱的机会”,我们知道感谢孩子们,是否对孩子们表达过,或者是否征求过孩子们是不是愿意给我们一个这样的机会,他们只是被选择给予我们机会,而我们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个词,叫做“公益伤害”。就如我们过多的注重物质的给予,却忘记了精神的缺失 这几年似乎“勿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话一直萦绕在我们的周围,所谓初心是什么?到底是让孩子们得到平等的教育还是让我们内心得到付出的满足感?我们的付出是不是太过于自私?我们的言行又是否太过于赤裸裸?所谓的始终,我们真的知道是什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