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74|回复: 12

[转帖]都市快报关于“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关注一个欠发达县——开化”系列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6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杭州 《都市快报》
一条哺育了我们世代的母亲河,今天,我们反过来能为她做点什么      
快报今起推出“科学发展、共建和谐
  关注一个欠发达县——开化”系列报道之一

    开化
  对一种贫困
  我们要学会
  感恩
  有一种贫困,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他人的和谐、幸福、安宁。
  这就是母亲河源头的贫困。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尤其应该来关注这样的贫困,关注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关注钱江源和钱江源所在地开化县。
  今天,在八荒六合之间突起一片欣欣向荣的生态之绿,它就是开化县;这样的生态之绿,保障了钱塘江的洁净,给下游带来了福祉。但这是以牺牲自己利益为代价的:为了保护生态,这里不能随意砍伐林木;为了保护环境,这里不可任意开发建设。
  于是,曾经富甲一时的开化,在形成生态大县之后,变成了经济小县:在目前浙江省25个欠发达县市中,衢州六个县市区名列其中,在GDP、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些主要经济指标上,开化都名列最后。
  因为贫困,这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这里有许多留守儿童,这里的教育条件是浙江省最艰苦的。在浙江生态版图上,开化如此举足轻重,可在浙江经济版图上,开化却是如此的无足重轻。
  这不是开化不懂得“开化”,而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在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共建的今天,浙江需要一个郁郁葱葱的钱江源、需要一个生态始终优良的开化县;因为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但是,我们不能无视开化人民为此付出的贫困代价。作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富裕起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沉甸甸的词语:感恩。为人家付出的贫困代价而感恩,为自己赢得的幸福安康而感恩。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本报将从今天开始持续推出系列报道,对一个欠发达县发起一场新闻援助。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当问起我们为什么共同拥有如此幸福与快乐时,能够骄傲地说:“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5月29日,齐溪镇的民政干部在左溪村核定低保户情况。
  他们找到齐溪镇左溪村严友女家里的时候,这位39岁的妇女正在为11岁的小女儿准备下半周的饭菜。
  菜是干菜,肉是腊肉。
  这个村子的一大特色就是家家户户天井上挂着的那一条条呈灰白色的腊肉。民政干部开玩笑,要确定哪家是真的困难,就看看挂在天井上的腊肉的多少。
  在这里,一般人家都到过年才杀猪,还要卖掉一些后,才留给自己。过了正月,一年中剩下的日子就靠这些腌制并风干的腊肉开荤。
  严友女说去年的猪不大,200斤左右,卖了100斤。吃到现在还剩下20来斤。“主要是给两个读书的女儿吃,自己馋了想吃肉了,会去河里摸些青蛳。”
  这种青蛳,是开化的特产,也是当地人最常见的荤菜。
  11岁的小女儿汪爱芬有时候会抱怨吃腻了干菜烧肉,严友女很无奈。
  在她的记忆中,自己小的时候,要吃上新鲜肉并不是件难事,“不管是砍树还是烧炭卖钱,日子过得是很不错的”。
  但后来,山上的树被保护起来了,那些仅剩的茶叶就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茶叶的品种并不好,摘下的新鲜茶叶每斤只值五毛钱,今年整个上半年收入500块左右。
  一、它有着让人吃惊的贫困
  
  需要补助的人口
  占到了全县总人数的5%以上
  同一天。
  开化县大溪边乡枫林底村的余蛟龙是拜访省民政局的第四位“客人”。
  余蛟龙的儿子得的是败血症,每个星期都要做一次血透。在开化的医院里,做一次这样的治疗大概要花费500元。大溪边乡是开化最贫困的一个乡,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3564元。
  也就是说,余蛟龙一年的收入,不吃不喝,也不够儿子两个月的血透花费。
  余蛟龙向民政局打了申请,为儿子申请大病医疗救助。补助很快被批了下来,一次性给了2000块钱。
  “这已经是我们这边最高的一笔了。”民政局王副局长说,目前开化被列入弱势群体需要补助的有16780多人,这个数字已经占到了全县总人口数的5%以上。
  “在浙江的许多发达地区,这个比例是很低的,基本上都没有超过3%的。每年向省里核报人数的时候,就会很‘尴尬’,怕省里以为我们是虚报数字讨钱。”
  这个钱塘江的源头镇,2006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3667元,还不到杭州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
  
  
  二、它有着源头的地理位置
  
  曾经的资源优势
  现在却成了发展上的束缚
  就像留存在严友女记忆中的日子,开化在历史上也曾富甲一时。
  上世纪80年代,开化人仅仅依靠采伐木材,就足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半米木头是收音机,一米木头是电视机,两米木头是拖拉机”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计划经济时代,在金华和衢州还没有分开之前的金华行署,开化的经济一直排在第二、第三位。”曾经在开化担任过县长的方秋华老人说。
  然而,恰恰是这些资源优势,束缚了开化人的思维,“捆住”了开化人的手脚。他们习惯了”养只鸡,买油盐,养头牛,好耕田,养头肥猪过过年“的小农经济。
  改革开放是开化从富裕到贫困的一条分界线。这之后,开化的资源优势逐渐丧失。开化从大金华地区(包括现在衢州、金华地区)数一数二的富裕县,逐渐被拉开差距。
  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开化的农民纯收入在整个衢州的四县两区中,排名倒数第一。
  
  
  三、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母亲河源头的水质
  关乎整个流域的喝水问题
  太湖“蓝藻”污染暴发后,开化县原环保局局长汪圣王乐是最有感触的。
  2004年,一场同样性质的灾难曾经发生在浙江的母亲河。由于上游一些企业的工业污染导致钱塘江氨氮浓度严重超标,部分流域蓝藻大规模暴发,杭州市珊瑚沙、赤山埠和南星桥等饮用水源地供水受到威胁。
  在汪圣王乐的记忆中,这次灾难直接引发了浙江的“环保风暴”,当年有27家重点化工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在那一年的环保风暴中,钱江源头经受了考验。”汪圣王乐说。“现在我们非常清楚,钱塘江的上游,尤其是处在源头的开化县,对环境的保护或破坏,都直接关联着整个流域的喝水问题。”汪圣王乐表示。
  “开化在浙江重不重要?我要是开它两家造纸厂,就知道它重不重要了。”
  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事实上,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钱塘江这条浙江省最大的水系,仅40%的水能满足水域功能需求。
  而到目前为止,开化的水质一直保持在一、二类水标准。
  “把一江清水送出开化,这是开化现在能为全省做出的最大贡献。”县委书记王金良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6 18:55:0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9-2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关注一个欠发达县——开化”系列报道之二

开化“钱江源”三个字,永远铭刻在开化县的版图上。
  这意味着这个地方的环境保护,比工业的发展更重要。
  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开化的贫困,更思考这种贫困的由来。
  
  这片源头土地
  为了你我都能受益的生态
  作出了什么样的牺牲
  徐则华离开开化已经6年了,谈起对开化的感情,只能是四个字:又爱又恨。
  那里曾经是他发家致富的地方。
  10年前,这位金华小老板扛着20多万现金跑到开化,和当地人合作承包了池淮镇上的一个石灰窑。不到三年,他的投资翻了一番。
  2000年前后,县里开始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口号,县环保局正式单列了。徐则华嗅到了一丝危机,他开始陆续从利润中提出一部分,用于添加环保设施。
  但环保风暴的猛烈程度超出了他的预计。
  6年前的一天,两位专家来到他的矿场,在转悠了大半天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石灰窑在生产过程中因未严格执行相关环保制度,对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
  几天之后,石灰窑被开化县环保局立即关停。
  等待了一段时间后,徐则华放弃了重新开业的希望。他带着所剩无几的本金,回到金华和妻子重操旧业,在金华客运中心附近靠贩卖佛手度日。
  
  
  为什么要关停那么多企业
  
  是上游的“吃饭”问题重要
  还是下游的“喝水”问题重要
  生意挺红火的厂子,说关就关了。在开化县,和徐则华有着相同命运的人,还有很多。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化曾出现一波短暂的工业立县热潮,当时各乡镇兴办的造纸厂、水泥厂、各类矿山企业有数百家之多,年产值超过5亿元,相当于当时开化年工业总产值的七分之一。
  这些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污染。
  开化县委办副主任齐忠伟回忆,当时硫磺矿众多的开化县本底乡,因为水体污染严重,尿路结石成了当地老百姓最常见的病。
  同期,也是开化县的出境水质最差的时候,常年达到劣五类水,下游县常山的生活用水受到了严重威胁。
  是保上游“吃饭”还是保下游喝水?
  两个县为了这件事争执了很多年。当时是开化县环境监测站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的陈奇,参与了这场争论。
  他被派往与常山交界的华埠镇,在那里设立了一个24小时的水质检测站。
  “我们的检测站就设在距离常山的检测站几百米处,两县环境检测站的工作人员遥遥相望,他们每半天检测一次,我们就每两小时检测一次,为的就是比他们先拿到数据。”陈奇回忆。
  最终,“吃饭”给“喝水”让了步。
  
  
  关停造成的影响
  
  15岁以上50岁以下的壮劳力
  几乎全部在外地打工
  到2003年,开化关闭各类污染企业167家,除了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外,还带来4000多人下岗的问题。
  为了生活,8万开化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通过背井离乡的方式努力获取财富。
  在开化的绝大部分乡镇,除了春节,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
  “15岁以上,50岁以下,几乎全部在外地打工。”开化县委书记王金良介绍,他在一次调研中向烟草局长问及县里的烟草销售情况。烟草局长回答,春节前后基本上要占全年的大头。
  书记问及缘由。
  烟草局长回答,平时主要的烟草消费群体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
  留守儿童现象
  在当地非常典型
  在一个叫姚家的小村庄里,全村1000多人中有一半在外打工,几乎是整个村庄的全部劳动力数量。
  村子里盖了不少新的楼房,都是外出打工赚的钱。村里的幼儿园老师郑建玲指着其中一幢说,“盖好有六七年了,除了春节,没见人来住过。”
  村支书姚志云说,姚家村夫妻两个都外出打工的家庭每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这在村里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但代价也是昂贵的,最直接的是那些留守儿童。
  两年前,一位无人照看的留守儿童,淹死在了村口那条清澈的小河中。
  
  工业用电量
  居然是负增长
  大规模关停企业的影响至今存在。
  现任开化县委书记王金良上任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开化的工业用电量居然是负增长。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开化县的工业耗电量为2.16亿度,排在衢州的最后一位。在它前面的常山县,工业用电量是5.20亿度,是它的两倍多。
  “在无工不富的共识下,这个数据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开化县统计局副局长镇君表示。
  
  
  摆脱贫困的民间实践
  
  砂轮打磨水晶的刺耳声
  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汪玲从脚下的塑料桶中抓起一块带着棱角的水晶原坯,搁在纸砂轮上。
  砂轮与水晶接触发出的刺耳声惹得屋外抱着孩子的小媳妇纷纷进来看热闹。
  汪玲早年在浦江打工,因为放心不下孩子,前几个月回了村里。她从浦江的老板那里带回来一堆水晶首饰的半成品,凭记忆用木架子搭起了一台价值400元的简易机器,把那些半成品打磨光滑。
  她拒绝透露每天能赚多少钱,但事实上她还雇用了村里的一位小媳妇,每天按量计酬,小媳妇说每天能拿到25到30元。
  这种家庭手工业,在汪玲所在的岭里村,是仅有的一家,在整个开化县也属凤毛麟角。
  
  
  ■延伸阅读 
  开化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
  是非农产业发展缓慢
  
  开化工业经济基础差,城市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众多的问题和挑战;另一方面,开化,包括浙江的大部分欠发达地区都在山区。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是全省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开化还是钱塘江的源头,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为了保障生态环境,像开化这样的地区在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上必须作出一系列牺牲,比如实施绿色长廊,生态公益林工程和绿化造林工程。
  从目前情况来看,开化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是非农产业发展缓慢。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总量小,区域经济发展缺少支柱产业。
  根据开化的实际情况,它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发挥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应该采取“在利用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利用”的原则,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中心,立足于增加农民收入,立足于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
  受访人: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郑燕伟 

 楼主| 发表于 2007-9-26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关注一个欠发达县——开化”系列报道之三

 从造纸厂厂长到包子铺老板
因为一条母亲河,我们跟那片源头土地近了。
  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的命运,跟我们因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有的困顿和希望,不再单单是他们自己的,而是我们大家的。
  来讲讲几个开化故事,
  有一个共同能打动我们的地方,
  这就是主人公的渴望、进取和遭遇。
  开化  
  那个巨大而破落的厂房距离钱土金的包子铺不到2公里,但7年来,钱土金只去过一次,是陪一家电视台去做采访。
  “不敢去,去了会掉眼泪。”
  9年前,钱土金是那里的主人。一家有着几百名职工,每年产值上千万的国营企业厂长。
  曾经他是开化公认效益最好的企业厂长。
  9年后,钱土金是华埠镇上这家没有名字的包子铺老板,会做六种不同类型的包子。
  风光的造纸厂
  这家位于开化县华埠镇的造纸厂是70年代初由当时的木材水运站创办的。
  创办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能安置一些水运站的家属,并为公路开通以后水运站的 工作人员找一条出路。
  无心插柳的造纸厂却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到了90年代初,它势不可挡地成为了开化县的龙头企业。
  钱土金22岁,就当上了开化县造纸厂的工会副主席。
  他已经记不清楚厂子当年具体的产值,但现在每天早上看到门口黑压压一批排队买包子的人,他就会觉得这个场景似曾相识。
  大概在1991年底,1992年初的时候,造纸厂生产的水泥袋供不应求,价格从1000元每吨直线蹿到3000元每吨。
  “那些外地赶来的水泥厂老板,手上拎着大袋的现金,在厂长室门口赔着笑脸,排着队。”因为相隔一天,纸价就可能涨了几百元一吨。
  在那个万元户还非常稀罕的年代,钱土金年底拿的奖金就有一万元。
  那是1993年,也是钱土金在造纸厂拿到的最后一笔“巨款”。因为污染下游水源被媒体曝光,之后,造纸厂开始陷入时停时开的困境。
  1998年12月30日,钱土金临危受命,接任造纸厂厂长。
  尴尬的厂长
  1999年,就在开化县人大主任宋义富为钱塘江源头最终花落开化欢欣鼓舞的时候,在这幢大楼的另一间办公室里,43岁的钱土金正冲着县长陈钟大发脾气。
  他发脾气的直接原因是,造纸厂又停产了。
  这家以生产水泥包装袋为主的企业产生的大量废水污染,已经引起了下游常山县的强烈不满。
  为了掩人耳目,造纸厂不得不时开时停,这一天,钱土金就为了这件事在向县长抱怨。
  停产的原因,还是因为污染。
  钱土金听县里的领导说,常山把事情闹到了省里。但他并不在意,“过去中央电视台也曝过光,结果怎么样,还不是照常开。”
  钱土金担心的还是厂里的效益。前几年新上了一条生产线,还加装了一套治污设备,已经基本上花完了造纸厂的积蓄,要是再不能开工,几百号员工就得喝西北风。
  跟往常不一样。这一次,钱土金没再能争取到让造纸厂恢复生产。
  2000年6月,在上任不到2年之后,和上百名职工一起,钱土金成了失业人员。
  无奈的包子铺老板
  钱土金的包子铺没有牌子,店面还不到3个平方米,却在华埠镇是生意最好的一家。
  单论花色,就有冬瓜包、韭菜包、豆腐包、小笼包、肉包、豆沙包……除了这些,还有粽子、锅贴等等。
  实际上,这些东西,原来是钱土金老婆的至爱。“在造纸厂上班的时候,效益好又没压力,她就学着自己做些点心,没想到后来居然成了谋生手段。”钱土金很是感慨。
  “不是没有想法,但总还得生活啊。”自己和妻子一起下岗后,一度连孩子上中学的钱也成了问题。
  “从十七八岁就在造纸厂工作,在造纸厂找了老婆,突然一下子厂子没了,滋味还是不好受的。”钱土金说,下岗的时候自己近50岁了,再就业也没什么人要,又没有别的技术。
  “听说下岗工人可以减免税收,就想着做点什么生意,和老婆一商量,就决定开包子店了。”
  钱土金说相对于其他的几百名工人,自己还算是好的。包子铺生意不错,勉强能支撑夫妻两个的生活和儿子上学的费用。
  “许多下岗工人,现在还住在原来造纸厂的宿舍,靠失业救济金过日子。”钱土金说。
  时不时就有人过来买包子:
  “钱厂长,两个肉包。”
  说的人不怀好意,钱土金也只是尴尬地笑两声,接过一块钱的硬币。
  “就这些人,有几个敢跟县长拍桌子的。”钱土金有时候会自己发泄一下,更多的时候是在包子铺对面的家里睡觉。
  睡觉这件事是重要的,白天不睡觉,晚上就起不来做包子。如果不起来做包子,儿子下个月的生活费就会有问题,那么老婆就可能会跟自己吵架。
  对于包子铺老板钱土金来说,没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了。 
一位留守儿童的故事 
  村里的孩子经常追着汪高平问,“圣锦他儿子,你爸呢?”
    汪高平涨红了脸,“我不是圣锦他儿子!”
  奶奶陈金兰听到了,就会把高平带回家,“不能这么说,他总是你爹。”
  但在外人面前,陈金兰也经常会说一句话,“我早当他死了,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
  有大人问高平,“恨不恨你爸?”
  高平总是回答,“恨”。
  但高平坚持说3年以前见过父亲,是在开化县城,爷爷带了自己去看病,就在医院门口的大街上。
  “我叫他,他没理我,跑开了。”
  爷爷回忆是带高平去看过病,重感冒,发烧。但是根本没见到他父亲。
  高平又仔细想了想,说,“大概我记错了。”
  奶奶陈金兰是记得很清楚的,儿子失踪已经七年了。那一年,高平4岁。
  最后一次全家团聚是在杭州。当时陈金兰在杭州的翠苑五区做钟点工,汪圣锦和媳妇在上海打工则已经有10多年了。
  儿子和媳妇带了4岁的高平,到陈金兰在杭州的住处住了几天。汪圣锦夫妇还带着小高平和陈金兰去了杭州动物园。
  第二天,夫妇俩带着小高平一起去了上海。
  几天后,媳妇从上海带了高平回来,留在家里带孩子。但从此以后,汪圣锦失去了音讯。
  陈金兰说,在汪圣锦失踪前一年,曾经出过一次严重的车祸,脑袋上缝了24针。
  儿子失踪后,陈金兰回到了家里。挨家挨户委托村子里在上海打工的人寻找儿子的下落。但没有结果。
  3年以后,高平的母亲,跟着一个男人离开了。也就在那一年,高平17岁的姐姐考上了高中,但不得不辍学。
  姐姐也离开了,说是去了义乌打工,过年也不回来。她从来不给家里人留电话,没有人知道她在哪里,干什么。
  每次姐姐打电话回家,总是高平考试前,或生日的时候。
  除了偶尔能接到母亲和姐姐的电话,高平的世界里只剩下了爷爷奶奶。
  
  桌边的茶几上放着一个酒瓶,里面装着两条泥鳅。
  这是爷爷给高平抓回来的礼物。每个周末,高平从3公里外的学校走回家,第一件事 就是给这两条泥鳅换水。
  这是惟一能陪伴高平玩的东西。在高平记忆中,他还收到过婶婶的礼物,方便面和牛奶。
  叔叔和婶婶都在外地打工,每次回来,高平都很高兴。但看到表妹在叫爸爸妈妈,他就躲起来哭。奶奶说,婶婶现在都不太敢回家,“看着这孩子哭,心里太难受了。”
  姐姐在电话里答应给高平买一只飞机,条件是高平要考出一个好成绩。
  爷爷奶奶管不了高平的成绩,倒是同村的校长经常会来看看两位老人,他告诉爷爷奶奶,高平在学校很乖,是块读书的料。
  但靠着爷爷每年采点茶叶卖的几百块钱,两位老人根本不知道,等待这个11岁孩子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一个留守家庭的故事
  姚友发坐在后门的门槛上,手里握着一把新打落的油菜子,从这只手倒到那只手。眼睛盯着后院几棵不知名的植物发呆。
  自从父亲出事后,奶奶郑凤兰已经习惯了孙子的这种表情。
  他怕人,尤其是见到和父母走在一起的孩子,他会迅速地避开,就像一只受惊的老鼠,靠着墙根一溜烟就不见了。
  但曾经有几次,郑凤兰发现,姚友发就靠在墙根,边哭边远远地望着别的孩子牵着自己父母的手。
  
  表弟汪海军和姚图兴同龄,都是七岁。和姚友发一样,他们的父母也都在杭州打工。只是姚友发的父亲,几年前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不慎跌落下来去世了。
  爷爷去世得早,三个孩子都跟着郑凤兰。
  汪海军和姚图兴坐在长板凳上根本够不着八仙桌,所以他们都跪着吃饭。晚餐是一盘辣椒和一盘炒鸡蛋。
  姚友发不爱跟两个表弟多说话,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懂事”。
  转过身来,他又“揭发”汪海军,“他也经常晚上哭着睡的。”
  
  奶奶叫姚友发一起吃饭,姚友发没有理睬,继续玩弄着手里的油菜子。
  郑凤兰不敢对这个12岁的孩子发脾气。她记得有一次为了点小事说了姚友发几句,一直到晚上姚友发也没有回家。最后在姚友发自己的家里找到他,他抱着母亲的衣服在哭。
  “衣服上有妈妈的味道。”在当天的日记上,姚友发写道。
  一个留守村庄的故事
  “2006年过完元旦,我们的幼儿园开学了,新来的小朋友明星引起了我的注意。明星是由奶奶带着过来上学的,6岁的他紧紧贴在奶奶身后,感觉比同龄的小朋友胆小……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发现明星从来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甚至要小便都不说,只会大声地哭……
  我找明星的奶奶了解情况,奶奶说,明星从断奶的时候开始就成了留守儿童,今天跟奶奶过,明天跟外婆过。奶奶和外婆的方言不一样,所以明星说出来的话南腔北调,造成了语言障碍,同龄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说话……” 
  
  这是音坑乡姚家村幼儿园老师郑建玲的工作日记。姚家村是个大村,人口有1164人,外出打工的就有500多人。在总共300多名孩子里面,就有100多名留守儿童。
  郑建玲经常会把那些留守儿童的情况写到她的日记上。
  日记中记载了一位叫姚飞龙的孩子,4岁就成了留守儿童。有一天郑建玲发现这个孩子的耳朵流脓,就找到了孩子的奶奶。70多岁的奶奶还不知道孩子的耳朵有问题。等到了医院时,医生告诉奶奶,孩子的耳朵已经永久性失聪了。
  郑建玲经常做的一件事是满村子寻找她的学生,有时候是在树上找到,有时候在村前河里才能找到。
  两年前的一个夏天,就在那条河里,一名留守儿童淹死在那里。
  姚家村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大多在距离村子3公里之外的明廉小学读书。
  学校里近半孩子是留守儿童,校长办公室的一部电话几乎成了家长热线,每天都会接到许多在外打工的家长打来的电话。
  从学校到村里,要穿过一条河,然后顺着公路走上一公里。每到放学的时候,孩子们在路上嬉戏玩耍,过往车辆不得不按着喇叭,小心翼翼地通过。
  一所留守学校的故事
  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校长张位龙和学校所有的其他4位老师都是比较忙碌的。
  每隔几分钟,他们就必须去每个教室转一圈,看看有没有孩子从桌子上摔下来。
  午睡的孩子们分两批,一批躺在不到50厘米宽的破旧桌椅上,一批则躺在不到20厘米宽的凳子上,没有枕头,有些孩子用书包垫在脑袋下,流出的口水常常弄湿书本。
  在这么小的书桌上睡觉显然是不能翻身的,一翻身,就容易摔下来。
  如果是凳子上的学生摔下来了问题还不大,要是桌子上的孩子摔下来,就会压到睡在凳子上的同学。
  曾经有孩子这样受过伤。
  
  学校里原来的教学用房和宿舍成了彻底的危房,值班的老师睡在那里,楼顶上的泥土常常呼啦啦地剥落一块,掉在床上。
  就在一个月前,在县里的支持下,终于建了一幢两层的教学楼,总共五个教室。老师占了一个办公室,于是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孩子不得不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
  “三年级的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四年级的孩子们就做作业,反之亦然。”校长张位龙说。
  这所岭里小学就在钱江源源头镇齐溪,是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学校。学校里77个学生中,就有50多个留守儿童。
  最多的时候,这里有130名学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的老师就再也没有换过。
  “5位老师,最年轻的47岁,最年长的57岁。我们加起来年纪超过了250岁。”老师张兴生说。
  学校里最值钱的设施是一台电视机和一台VCD,是2005年浙江省教委下拨的,用来进行远程教育。
  但由于没有场地,就这唯一一台“电气化教学设备”也被闲置在危房的一个角落里,盖满灰尘。
  根据开化县政府的最新统计,在开化全县的34万人口中,有8万常年在外打工。
  这8万打工人口的背后,则是11052名留守儿童。
  当母亲河这一头的孩子们在西湖边和父母嬉戏玩耍的时候,那一头的孩子们正眼巴巴地在村口眺望,期待着父母从某辆突然停下的中巴车上向自己走来。
  对他们而言,能和自己的父母呆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07-9-2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关注一个欠发达县——开化”系列报道之四

 每一条母亲河的源头都应令人尊敬。母亲河之源的开化更应让我们牵挂。   

“身处钱江首,心系钱江尾”。这片大江源土地为了全流域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牺牲。
  它的发展,因此跟受益的我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不是开化人的开化,而是整个浙江的开化。
  除了龙顶茶
  很少有人知道还有金针菇黑木耳
  开化的发展
  碰到了什么样的难题
 
  他叫张树根,和里秧田村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一样,名字中带了个树字。
  张树根年轻的时候做过伐木工,跟着伐木队挨个山头伐木,近山伐完了,就去远山伐。没有路的时候,就放炮、开山。
  那个时候,树根就像战士一样威风凛凛,那些合抱的大树,则像敌人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封山育林之后,这个最接近源头的村子发生了变化。
  一队接一队的游客开始进入这个原本不为人知的小山村,树根和村里人突然发现,在他们眼里最平常的野蜂蜜、蕨菜干、野笋干都成了城里人眼馋的货色。
  村子里最擅长“招蜂引蝶”的柴六月古是最早向游客出售野蜂蜜卖钱的,紧接着是跟树根差不多年纪的树杭,在村头开了一家小饭店,生意不错。
  里秧田村人尝到了一点点“绿色经济”的甜头。
  但在开化县委书记王金良的眼里,开化要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这样自发的“小打小闹”显然是不够的。
  提出一个概念
  生态也是商品
  当源头的生态开始为里秧田村人带来一点微薄的收入时,在开化县的那幢政府大楼,一条生态立县的战略也逐步确立。
  一个概念提出来了:生态也是商品。
  “最典型的是山泉。”时任开化县委书记的马东泉说,安吉的山泉水卖到上海,5加仑桶装水和600毫升瓶装水每天的销量达到了1500桶和6000瓶;千岛湖的水开发成农夫山泉,畅销全国,每年上交税金4000万元。
  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杭州的西湖、安徽的黄山、淳安的千岛湖、都像日立、松下、海尔、春兰等知名品牌一样,成了一个地方的代言品牌,美丽的钱江源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马东泉任开化县委书记的时候,“生态立县”的口号已经提出,但生态如何立县,开化人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
  “当时相当一部分人都单纯地认为,生态立县就是保护环境,就是不能砍树,不能在源头地区兴办企业,也就是不能发展经济。似乎一提生态立县,直愣愣想到的就是保护环境保护生态,除此之外便再也没有别的文章可做了。”马东泉回忆。
  2000年6月,马东泉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生态何以立县》的文章,一整套涵盖工业、农业、旅游业的生态战略逐渐被确定为开化的发展战略。
  在这套战略中,详细指出了开化的发展道路,即生态工业(两硅产业)、生态农业(龙顶茶、黑木耳等绿色产品)、生态旅游业(钱江源、古田山景区开发)等。
  
  除了龙顶茶
  金针菇黑木耳就不大有人知道了
  许多人知道开化,是因为开化是龙顶之乡,但许多人都不知道,开化还是金针菇之乡、黑木耳之乡、根雕艺术之乡。
  县委书记王金良在他的名片背后,一口气印上了四个“××之乡”。
  龙顶茶能闻名中外,凭借的是开化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优势。广袤的山地和良好的环境,使得龙顶茶不仅具有良好的品质,还有足够的产量。
  1998年,在杭州举办的中国茶博会上,德国的塞比瑞德公司和西方广播电视电台的两位客人品尝了龙顶茶后赞不绝口,前者一次性就要了2000公斤。
  目前为止,开化已经有近80吨的龙顶茶进入了欧盟和日本市场。
  在开化目前的农民人均收入中,龙顶茶大概占了10%。
  相比之下,同样配得上“××之乡”称号的金针菇和黑木耳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铁路
  这让很多产业难以规模化
  县委书记王金良介绍,开化种植金针菇和黑木耳的历史悠久,开化籍的菇农遍及全国各地。但开化本地金针菇和黑木耳仍处于低产量阶段,目前金针菇的鲜菇产量大约每年7500吨,黑木耳的产量大约5000吨。
  这个现状,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交通。到目前为止,开化和外地相通的仍只有一条国道,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铁路。
  “这是我们的一些产业难以规模化的很大一个原因。”王书记表示。
  改善交通的代价是昂贵的,一般地区高速公路造价为3000万元每公里,在开化则不得不付出8000万元每公里的造价。
  交通问题不仅是个成本问题,还阻塞了信息的流通。“开化著名的何田清水鱼、马金豆腐干甚至是野蜂蜜,都处于深藏闺中的状态,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开化县委的一位领导感叹。
  但希望正在前方出现。正在建设的杭新景和黄衢南两条高速都将穿开化而过。     
  届时,杭州到开化的时间将被缩短至2个小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开化也是杭州的后花园。”
  
  牺牲与补偿之间
  怎样保证人的积极性
  树根也算是“绿色经济”的受益者,封山育林之后,他被推选为村里的护林员。
  每周总有两天上午,树根像年轻时一样,拎着柴刀,带着老伴做好的中饭,在那片熟悉的山
  林间巡视。这片山林现在叫做“生态公益林”。
  早几年,树根偶尔还会抓到一两个偷伐树木的年轻人。渐渐地,这些人都出门打工了,靠每亩五到八元钱不等的生态补偿金,并不能让他们维系基本的生活。
  这中间的差异也让开化的县领导挠头。
  “这些年来,为了保护一方生态平安,相对于其他地区,开化的发展受到的限制条件更多,在发展与保护的选择让位中做出的牺牲也更多。”县委书记王金良说,比如说农户来自山林经营权的收益大幅度减少;比如说因为必须严守生态底线,引进项目的难度很大。
  这3年来,开化县否决不符合要求的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项目就达60个,再加上为了保护生态关停的企业,每年直接影响财政收入5000万左右。
  “现在发展中碰到的有些问题比较突出,比如补偿比较低,而且补偿不是很科学,按现在的规定,只能有项目才有补偿,只有治理污染才有补偿,这就是说你必须有污染企业,造成污染了,才能得到补偿,这方面感觉还是一个问题。”王金良表示。
  ■延伸阅读
  
  开化这样的地区
  要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类似开化这样的欠发达县,在全省的战略地位中的重要性甚至高过发达地区。
  这句话怎么理解?
  中央确定的十一五期间五大战略中,开化这样的欠发达县至少占了两项,分别是:加速发展的均衡战略和资源环境的补偿战略。而省里也已经提出,欠发达地区必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应该说,开化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靠它自身难度比较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和对钱塘江流域的生态补偿虽然已经启动,但力量显然不够。希望省里能加大对这块的投入。
  2005年12月29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规定,每位省委常委、副省长要确定联系一个欠发达县(市、区),定期调查研究,及时解决问题。
  去年5月出台的《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浙江省对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支出要保证占全省的30%以上。这也是浙江省第一次对解决欠发达地区公共支出的具体数量的政策保证。
  受访人:省发改委环境资源与地区发展处处长 张善坤 

 楼主| 发表于 2007-9-2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关注一个欠发达县——开化”系列报道之五

 到今天为止,“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关注一个欠发达县——开化”系列报道已经刊发了一个星期。在过去的每一天,浙江大地上的许多快报读者,都心系开化并思考着问题。   不论是源头的开化人,还是源尾的杭州人,他们开始关注这片土地的现状、发展和未来。

  开化还有许多
  需要关注的地方
  像姚家村一样的留守村庄
  在开化并不是个例
  打进快报热线的傅小仙说着说着就在电话中开始抽泣。
  这位六周岁孩子的母亲在看完系列报道中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后,泪流满面。
  虽然离9月1日开学还有两个多月,但这位年轻的母亲已经在杭州奔走了半个多月。“合适的学校都满了,又掏不起钱去读很贵的学校。”
  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把孩子送回开化。
  傅小仙说,不是做父母的狠心,那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其实都是善良的父母。
  张女士和余建平也都是开化人,他们打进电话,说的都是同一个问题:
  “像汪高平那样的留守儿童,像姚家村一样的留守村庄,在开化并不是个例。”
  在杭州打工的余建平现在已经把孩子带到自己身边来了,但说起往事仍然忍不住辛酸,“那时偶尔回开化去看孩子,总是发现10岁不到的小孩子把米饭蒸成了稀粥。”
  
  我们的枇杷不逊于塘栖枇杷
  却因无人问津都烂在了树上
  齐溪镇的汪乐平打进热线话,说开化不仅仅只有龙顶茶,还出产枇杷,来过杭州的汪乐平在电话里说,“齐溪这边屋前院后自家栽种的枇杷味道绝对不逊于塘栖枇杷。”
  就是这样的枇杷,汪乐平今年收获了上千斤,却因无人问津都烂在了树上。
  他们都想帮帮
  那些源头的乡亲们
  找时间去那个源头的村庄看看
  去帮助一下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看着汪高平照片上那无助的眼神,我的心都碎了。”海盐读者田克萍看完报道,在第一时间打通了快报的热线。
  “我想去看看他,我们有好多朋友都被感动了,都想帮帮这些可怜的孩子。”田克萍在海盐当过幼儿园老师,她有一帮朋友在海盐成立了一个爱心志愿者协会,经常帮助一些贫困的孩子。
  萧山的寿金娣和田克萍一样,看完留守儿童的报道后马上给很多朋友发了短信。无一例外,那些朋友都跟她一样被感动,大家聚在一起,商量着找时间去那个源头的村庄看看,去帮助一下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那个包子店老板如果愿意
  我想请他帮我管理厂子
  绍兴的黄顺达看中了开化那些被关停企业的设备,他在国外投资水泥厂,“如果开化有因为企业关停而闲置的机器设备,我也可以考虑接手。”黄老板说,一方面自己确实需要这些设备,另一方面看了报道也颇为感动,想力所能及地做点事。
  “那个包子店老板如果愿意,我想请他帮我管理厂子。”黄老板说。
  快报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收集了每一个版面
  每天互通电话讨论
  聚在一起的不仅仅是想要帮助开化的源尾人。
  在省城杭州,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开化人,但是却在开化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收集了系列报道的每一个版面,每天互通电话,讨论开化的出路。
  这些人中有上世纪60年代初到开化扎根的知青,有曾经在开化担任党政干部的老领导,有医生、有教师……
  
  开化的问题
  快报剖析得很到位
  丽水人吕德郎60年代初分配到开化当工人,搞过开化的林业资源调查,后在开化被提拔为党政干部,直到任衢州市政府驻杭州办事处主任。
  65岁的吕德郎看了开化的系列报道,有很多感想,“我很清晰地记得,2001年冬天,老省长袁芳烈在病房里曾经跟我谈过一些开化的问题,就是今天快报写的问题,快报剖析得很到位,报道做得非常非常好。”
  诸暨人章松安70年代初从杭州大学毕业到开化教书,一直到2000年退休之后回到杭州,他说,“看了这些文章之后,我们这些一起在开化工作过的老同志们,都很有感触,终于有人来了解开化了,闷在心里多少年让人不能理解的问题,都得到了理解。”
  还有吴柏林,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的外科专家,在开化工作期间曾担任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老人们聚在一起
  为开化出谋划策
  这些花甲老人重新燃起了热情,他们商量着要聚在一起,继续为开化出谋划策。
  吕德郎建议,开化还是要围绕山林做文章,但不再是乱砍滥伐,而是要对林产品进行延伸开发。自认为熟悉开化一草一木的老吕表示,开化耕地不多,就应该围绕着林产品、旅游产业,还有就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开化已经起步的两硅(单晶硅、有机硅)产业做文章。
  “抓好这些亮点,开化还是有前途的。”
  老省长袁芳烈:
  快报在牵头呼吁
  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001年前后
  我也关注过这个问题
  曾经担任过衢县县委书记、金华地委副书记、浙江省副省长兼省农业委员会主任的袁芳烈是开化系列报道的一位特殊的读者,看过这些文字后,他连说了三个“好!”字。
  “2001年前后,我曾经关注过这个问题。”老省长说,当时感觉开化作为钱塘江的源头,做好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吕德郎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袁芳烈在浙江医院的病房里让吕德郎把自己的意见转告当时的衢州市委书记蔡奇。“第二天,蔡书记就派人到杭州听取意见,并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报告。之后,省人大专门为开化钱塘江源头的保护和发展作过调研。”吕德郎回忆说。
  
  钱江源的保护和开化的发展
  是一个系统问题
  “钱江源的保护必须要有巨大的投资,而这个投资的收益必然是缓慢的,但却是长期的。” 袁芳烈表示,“事实上所有钱江源头的下游地区,都是这种投资的长期受益者。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钱江源的保护和开化的发展,都不是单纯开化要考虑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问题。”
  老省长很赞许快报对开化做出的关注,“快报在牵头呼吁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最终会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毕竟开化的问题不仅仅是开化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7-9-2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关注一个欠发达县——开化”系列报道之六

 “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关注一个欠发达县——开化”系列报道之六
除了一份公民的责任外
每个人还应该有一颗感恩之心
所以,我们发出这样的倡议:
感恩开化人 反哺钱江源
 
    当你享受着今天的生态环境时 
  有没有想过这份美好从何而来
  有一条母亲河的源头那样令人神往,它就是钱江源。
  有一片大江源的土地如此令人尊敬,它就是开化县。
  从6月13日开始,本报以六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了“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关注一个欠发达县——开化”系列报道。开化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开化的人文经济民生现实,纤毫毕现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进入了读者的心灵。我们清晰地看到:为了保持钱江源头最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了“将一江清水送出开化县”,生活在开化这片土地上的34万百姓,付出了他人难以想像的“欠发达”代价。
  
  报道引发的反响空前热烈。
  时值中共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许多与会的省市县领导看过报道后,都在磋商开化的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开化县委县政府给本报送来感谢信,感谢快报的报道使“更多有识之士认识开化、了解开化”,表达了开化人民坚守“将一江清水送出开化县”这一庄严承诺的责任,相信开化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明天;许多老同志老朋友也深受感动,在衢县担任过领导工作的老省长袁芳烈说:“快报在牵头呼吁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最终会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毕竟开化的问题不仅仅是开化的问题。”
  更多生活在开化和曾经在开化生活过的快报读者,被报道所温暖,又以温暖的情怀作出反馈:作为开化人,我们要自强不息;作为曾经的开化人,我们要帮上一把。一位工作在杭州的开化读者,在博客上骄傲地说,我们开化是一个“生得伟大,穷得光荣”的地方;一群生活在钱塘江下游杭州萧山区的读者,看过开化留守儿童的报道后马上给很多朋友发了短信,朋友们很快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去钱江源头的村庄看看,去帮助一下那里的孩子们……
  
  “一条哺育了我们世代的母亲河,今天我们反过来能为她做点什么?”这已经成为一个被广大读者的力量逐步拉直的问号,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我想帮帮那些源头的乡亲们”。感恩之心,就这样被激活。感谢我们的读者,“对一种贫困懂得感恩”已化为现实。
  一江清水向东流,这条名叫钱塘江的河流连起了我们每一个人。感恩因此已成为一种责任,一种我们共同的自觉。今天的开化,已是全国17个具有
  全球意义的山地保护区之一,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这样的“生态屏障”,首先就是保障了浙江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宁;我们明白:“共建和谐”的终极目的是“共享和谐”,只有“共建”的责任、没有“共享”的权利,那并非公平;所以我们要感谢开化的“不开化”,在制度层面,需要有区域性环境补偿机制来反哺钱江源,但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表达感恩感谢的帮扶帮助,不需要等待。
  
  作为新闻媒体,我们深深地知道,仅仅只有“新闻援助”,其力量是有限的;所以,《都市快报》在今天郑重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来反哺母亲河、反哺钱江源;让我们一起来感恩开化县、感恩开化人;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山那边人家”,与开化联手共建美好的明天。
  我们向每一位读者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为开化百姓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伸出援手,哪怕去开化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哪怕与一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哪怕为那里的学校捐出一台旧电脑,哪怕多买一点龙顶茶那样的开化土特产;
  我们向每一个党员发出倡议,让我们带头为开化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本报每一个党支部已在筹划帮扶行动。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向每一个单位发出倡议,让我们共同来开展对口共建。在开化这个“生态家园”里,无论是生态工业,还是生态农业,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生态旅游,无论是生态城市,还是生态乡村,都有合作项目可以开发,都有丰富资源可以合理利用。
  当今天,开化县把“绿色银行”储存起来,进而奉献给了母亲河、奉献给了浙江、奉献给了未来,那么,我们帮助钱江源、帮助开化县,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为了民生的和谐,为了共同的福祉,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一条哺育了我们世代的母亲河 今天,我们反过来能为她做点什么

每个人还应该有一颗感恩之心
所以,我们发出这样的倡议:
感恩开化人 反哺钱江源
 
    当你享受着今天的生态环境时 
  有没有想过这份美好从何而来
  有一条母亲河的源头那样令人神往,它就是钱江源。
  有一片大江源的土地如此令人尊敬,它就是开化县。
  从6月13日开始,本报以六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了“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关注一个欠发达县——开化”系列报道。开化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开化的人文经济民生现实,纤毫毕现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进入了读者的心灵。我们清晰地看到:为了保持钱江源头最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了“将一江清水送出开化县”,生活在开化这片土地上的34万百姓,付出了他人难以想像的“欠发达”代价。
  
  报道引发的反响空前热烈。
  时值中共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许多与会的省市县领导看过报道后,都在磋商开化的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开化县委县政府给本报送来感谢信,感谢快报的报道使“更多有识之士认识开化、了解开化”,表达了开化人民坚守“将一江清水送出开化县”这一庄严承诺的责任,相信开化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明天;许多老同志老朋友也深受感动,在衢县担任过领导工作的老省长袁芳烈说:“快报在牵头呼吁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最终会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毕竟开化的问题不仅仅是开化的问题。”
  更多生活在开化和曾经在开化生活过的快报读者,被报道所温暖,又以温暖的情怀作出反馈:作为开化人,我们要自强不息;作为曾经的开化人,我们要帮上一把。一位工作在杭州的开化读者,在博客上骄傲地说,我们开化是一个“生得伟大,穷得光荣”的地方;一群生活在钱塘江下游杭州萧山区的读者,看过开化留守儿童的报道后马上给很多朋友发了短信,朋友们很快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去钱江源头的村庄看看,去帮助一下那里的孩子们……
  
  “一条哺育了我们世代的母亲河,今天我们反过来能为她做点什么?”这已经成为一个被广大读者的力量逐步拉直的问号,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我想帮帮那些源头的乡亲们”。感恩之心,就这样被激活。感谢我们的读者,“对一种贫困懂得感恩”已化为现实。
  一江清水向东流,这条名叫钱塘江的河流连起了我们每一个人。感恩因此已成为一种责任,一种我们共同的自觉。今天的开化,已是全国17个具有
  全球意义的山地保护区之一,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这样的“生态屏障”,首先就是保障了浙江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宁;我们明白:“共建和谐”的终极目的是“共享和谐”,只有“共建”的责任、没有“共享”的权利,那并非公平;所以我们要感谢开化的“不开化”,在制度层面,需要有区域性环境补偿机制来反哺钱江源,但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表达感恩感谢的帮扶帮助,不需要等待。
  
  作为新闻媒体,我们深深地知道,仅仅只有“新闻援助”,其力量是有限的;所以,《都市快报》在今天郑重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来反哺母亲河、反哺钱江源;让我们一起来感恩开化县、感恩开化人;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山那边人家”,与开化联手共建美好的明天。
  我们向每一位读者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为开化百姓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伸出援手,哪怕去开化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哪怕与一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哪怕为那里的学校捐出一台旧电脑,哪怕多买一点龙顶茶那样的开化土特产;
  我们向每一个党员发出倡议,让我们带头为开化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本报每一个党支部已在筹划帮扶行动。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向每一个单位发出倡议,让我们共同来开展对口共建。在开化这个“生态家园”里,无论是生态工业,还是生态农业,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生态旅游,无论是生态城市,还是生态乡村,都有合作项目可以开发,都有丰富资源可以合理利用。
  当今天,开化县把“绿色银行”储存起来,进而奉献给了母亲河、奉献给了浙江、奉献给了未来,那么,我们帮助钱江源、帮助开化县,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为了民生的和谐,为了共同的福祉,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一条哺育了我们世代的母亲河 今天,我们反过来能为她做点什么
发表于 2007-9-26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9-26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哟

好长啊

要坐下来

慢慢的看啊

发表于 2007-9-27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我也看过的.我很愿意帮助那里的学生.但不知道怎么联系他们.你能联系他们吗?我的QQ:783381147  优利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7 12:16:24编辑过]
发表于 2007-9-29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地方,是值得我们去帮助,有能力的人应该去帮助他们.
发表于 2007-9-29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麦田有一天能走进开化,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发表于 2007-9-2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化的经济原来在衢州是排在前2名的。为了环保,为了钱江原头他们现在是最后一名了。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
发表于 2007-9-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15 17:01 , Processed in 0.0780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