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基本 上是关于生命问题的思考,其功用不在于增加外界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儒家在《大学》中开章明义,将人的生命视为道德实践的过程,有着完整的修养规范,“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修天下。”儒家的总则是仁,成仁就是要在人间、人群中实现人的价值,最终达到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的完美境界。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可见格物致知是儒家的入门功夫。何为格物?此处格物,即是与天理人性不合之私欲。既有私欲,必然知见有偏,不得其正也。所以格就是除自己私欲之物,是明明德根本。 何为致和?致和之知,可作智慧讲,此智慧非一般的世智辩聪,应该是明了万物的真空妙有的空性。当这种智慧生起显发时,面对生活中的缘生缘灭、生命变化,穷通寿夭诸种种事,就不会烦恼,能坦然面对,如如不动,随缘不变。人生活于世界就是不断地与自己的人打交道,最得要的就是把握住自己的“心”,其实也就是“致知”。能够把握住我们的自心,心就不会被 外界环境所左右。 我胶可以感受到人世烦恼,不安、困惑、恐惧等,这时人的精神生活受逼迫而成,人的烦恼、焦虑、困惑、痛苦的原因千差万别,有政治的,有经济的,有自然的,有社会的,人际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等等因素,烦恼、痛苦是人类普遍的主观感受,由于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地位,阶层的氛围中,主观感受亦 有差异,每个生命体心录当中都有生存的意欲和生命意识,以及追救快乐、幸福、自由,富贵,长寿等强烈愿望,便与的必死的局限,痛苦、贫贱、短命构成相对关系。生与死的冲突,贫与富,贵与贱,的冲突,哀与乐,善与恶的冲突,对人生生命构成一种精神上的压抑和逼廹,因而产生恐惧感孤独感,梳离感,使人的精神与心理失去平衡,而有烦恼痛苦。因而有人便要求在精神生活结构文式上有所改善,以获取心灵的宁静和乐。心灵的不和不乐,便会唤起贪欲诈伪之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顺利地格除我们的私欲,捍除我们的偏见,而生起智慧。如若进一步深信佛法因果之理,明白一切唯心造,自然会使我们的身心柔软,坦然笑对人生。也就是说“格物致知”能协调人类精神生活中的烦恼、焦虑、孤独、空虚等冲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格物工作成功了,真知就显发出来了,而后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顺利成章了 没写完明天再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4:43:54编辑过] |